猴场会议旅游景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023号-1

景区简介

Wash Xinzhilv

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猴场镇(原草塘镇)以西下司村宋家湾,占地面积约6667平方米,原为草塘商人宋泽生(小名宋小安)的私宅。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是一座集藏式风格与当地民居为一体的木结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内有正厅5间,下厅和厢房各3间,中间为石嵌天井,四周有砖砌桶墙,桶墙高约6米,也叫封火墙,用于防火防盗。1948年,宋泽生与内弟吴殿山因产业纠纷,将该房拆卖一空。2003年,在中央、省、州及瓮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将部分构件收回并在原址上原貌修复,2004年完成布展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实施免费开放。 会址大门上方的 “猴场会议会址”6个大字是开国上将、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于2001年亲笔所题。

猴场会议纪念馆

猴场会议纪念馆位于猴场会议会址西侧,紧邻会址。2014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广场中央矗立的是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为素材设计的雕塑,突破乌江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以胜利的姿态迎接1935年新年的到来。红飘带寓意红军长征的足迹,著名作家魏巍曾比喻:红军长征的足迹是地球上最美丽的红飘带,红飘带上最美丽的皱褶无疑是在贵州。广场四周树立四块书状纪念碑,分别铭刻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红六军团四次转战瓮安的光辉历史。
纪念馆展厅分上下两层,以红军四过瓮安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从“运筹帷幄战黔中、承前启后迎曙光、鱼水情深感瓮安”三个部分以场景展示、史实图片、历史文物展示红军长征四过瓮安的史实,宣传猴场会议,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激励后人。

毛泽东行居

猴场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提着马灯将毛泽东接到住处——傅氏宗祠,即毛泽东行居。毛泽东行居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下司社区,与猴场会议会址隔河相望,相距1.2公里。傅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承袭徽派建筑的砖木结构四合大院,分正殿、左右厢房和下厅,建筑面积732.7平方米,占地面积1215平方米。祠堂正面中间为高拱圆门,圆门左右各一个小圆拱门,对称结构,祠堂庄重古朴,独具特色。1964年发生火灾,建筑木质部分毁于大火,1975年,毛泽东警卫员陈昌奉重走长征路,经回忆,中央红军长征进驻猴场期间,毛泽东居住于祠堂左厢房第六间,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住过的最好的房子,说明毛泽东在红军和党内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回到住处的毛泽东,回想起刚刚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强渡乌江到遵义去的决定,意味着结束“左”倾路线不远了,使得陷入绝境的党和红军又有了新的希望,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入睡,创作了《调寄菩萨蛮》词一首,全文如下:
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调寄菩萨蛮 一九三四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旧址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位于傅氏宗祠西侧100米处,长征中,红军干部团团部、休养连驻扎在此,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前夕,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与第一、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合并,恢复工农红军学校建制,长征开始后改称干部团。干部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特科营(情报科)、一个上级干部队,共1400余人。长征中,干部团随中革军委机关行动,其主要任务是:护卫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为部队储备、培训和输送干部,必要时又是中央纵队的一支重要部队,参加战斗。休养连则是主要由女红军、老同志、受伤的红军指战员组成的一支特殊部队,先后有何长工、侯政担任过“连长”,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贺子珍、康克清、陈赓、宋任穷等都成在此居住。

冷少农烈士故居

冷少农烈士故居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瓮水办事处茅坡社区高庄,房屋建于1899年,正房5间,左右厢房各2间,通面阔24米,进深2间,通进深9米,整个房屋为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瓦屋面,石嵌天井,占地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保存状况完好。
冷少农(1900-1932),男,原名肇隆,出生于农民家庭,1917年考入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了贵阳学生运动声援北平学生,抗议北洋军阀统治。此后,他更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阅读进步报刊、书籍,并做了大量读书笔记。他与思想进步的同学研读、宣传马列主义,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遂将自己的名字“肇隆”改为“少农”,以表达对劳苦大众献身的愿望。1925年秋,冷少农赴广州黄埔军校参加革命,分配到周恩来主任办公室任秘书,经周恩来、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东征军政治部任秘书、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任技术书记。1926年7月,受党组织派遣,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党的指示,冷少农隐蔽党员身份,到南京打入国民政府,以训练总监部、军政部秘书等职掩护,从事地下工作,成为南京地下党军事方面的负责人,为党搜集提供了重要军事情报,为中央苏区红军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秘密参与组织抗日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策动国民党军队暴动,发展党的组织等工作。1932年3月,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备受酷刑,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同年6月,冷少农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冷少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1952 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主席令,追认冷少农为革命烈士。
1982年,冷少农革命烈士故居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冷少农烈士故居纳入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故居)管理所进行管理,免费对外开放。